我校召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筹备会暨辅导员培训大会

为深入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传承东北抗联红色基因,培养具备高尚爱国情怀的时代新人,1月13日,我校在研究院三楼会议中心,召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筹备会暨辅导员培训大会。特邀吉林省冰雪丝路书画院院长赵明仁、杨靖宇将军之孙马继志、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王雪军、吉林省冰雪丝路书画院秘书长孙桂丽到会指导。学校校长闻姝清,党委书记解双箭,副校长王福利、赵肖虹、秦俭,基础部主任孙耀芬等校领导出席,全体辅导员和部分教师代表参加培训。


闻姝清致辞,她表示赵明仁院长、马继志老师多年来在思政教育的沃土里辛勤耕耘,恰似燎原星火,照亮学生们洞察时代、思索家国的征途;王雪军教授在专业领域建树斐然,为我校探索教育创新多元路径提供宝贵智慧。他们的加入,必将为我校大思政课堂注入磅礴力量,引领学生在红色精神的滋养下茁壮成长。她强调,唯有坚定不移地将爱国主义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融入到每一堂生动的课程、每一次倾心的交流、每一项校园活动之中,方能让学生成长为既有精湛技艺,又具家国担当的栋梁之材。我校筹备此次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期望为师生打造一个沉浸式的爱国主义学习平台,让红色基因在校园里代代相传。

我校聘请赵明仁院长、马继志老师担任马克思主义学院特聘教授,聘请王雪军教授担任马克思主义学院客座教授。闻姝清、解双箭为赵明仁院长、马继志老师颁发聘书,基础部主任孙耀芬为王雪军教授颁发聘书。

赵明仁院长讲话,他对我校在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方面所做的工作表示充分肯定。他表示,中华民族从古到今都有爱国主义情怀和优良传统,杨靖宇将军等东北抗联英雄,为了中华民族的尊严与存续,不惜奉献出自己的一切。他们在枪林弹雨中奋勇向前,以不屈的意志和无畏的精神谱写了壮丽的篇章,是当之无愧的爱国主义典范。学校要将弘扬爱国精神作为神圣使命,着力培育德才兼备的学生,让他们将爱党爱国融入血脉,走出校园后,以所学与担当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成为国家发展的中流砥柱。

马继志老师说:“吉林是一片红色的沃土,孕育着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14年东北抗联艰苦征程,铸就了伟大的东北抗联精神,那就是忠诚于党的坚定信念、勇赴国难的民族大义、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14年白山黑水的抗日斗争,铸就了一大批的英雄人物,我的爷爷杨靖宇就是其中一位。”

他饱含深情地介绍了爷爷杨靖宇将军的生平,杨靖宇将军从22岁领导农民起义,到受党委派来到东北开展革命斗争;从组建东北抗日联军,到与敌人激战英勇就义,牺牲时年仅35岁,胃里仅有没消化完的草根和棉絮。他对我校思政课如何用好吉林省的红色资源,讲好吉林省的红色故事提出建议。

王雪军教授回顾了在高校思政课讲台上30余年的工作历程,对当前学校思政课面临的一些现实问题进行了剖析。他表示,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以文化赋能思政课建设的重要论述,充分挖掘红色文化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讲好革命故事,讲好红色故事,讲好英雄故事,讲好党的故事,使学生真正能够在骨子里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

解双箭对我校爱国主义基地及大思政工作建设提出两点希望:一是希望教师先行成为思政教育的引路人,精准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回应学生的现实困惑。在讲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时,要结合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案例,让学生切实感知制度力量,以扎实学识与高尚师德引领学生成长。二是希望全员共育,构筑思政教育的新兴格局。学校各部门协同发力,党团组织学工队伍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组织红色主题党团活动,如党史知识竞赛、红色故事演讲等,激发学生爱党爱国热情。后勤人员以整洁校园环境贴心服务育人,让学生感受劳动价值与人文关怀。社会资源为大思政注入磅礴力量,邀请各行业先进模范进校园,讲述奋斗故事,让学生明晰时代责任。


Previous Post期末大考 见证蜕变 | 我校严密组织2024-2025学年期末考试
Next Post我校召开2024年年终总结表彰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