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上向善·青春聚吉|我校2025年校园精神文明建设月暨学雷锋活
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春潮涌动,万物竞发。在党的二十大擘画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新蓝图的时代背景下,我们迎来了长春数字科技职业学院2025年校园精神文明建设月暨学雷锋活动月。今年的3月5日,是第62个“学雷锋纪念日”,也是第26个“中国青年志愿者服务日”。让我们一起向上向善,凝聚青春力量,共同书写新时代长数科青年的雷锋故事,共同践行新征途长数科学子的使命担当!我校作为东北地区首家以“数字科技”命名的职业院校,肩负着培养新时代数字工匠的使命,更应以雷锋精神为引领,将“厚德、匠心、善工、数创”的校训融入血脉,让青春在数字赋能中激荡出奉献的最强音。在此,我们向全校师生发出如下倡议:
一、深刻把握雷锋精神的时代价值与数字内涵
雷锋精神是永不褪色的精神丰碑,其实质和核心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了人民的事业无私奉献,它已经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精神文明的同义语、先进文化的代名词。在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今天,雷锋精神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它不仅是助人为乐的朴素情怀,更是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战略的使命担当,它不仅是甘当“螺丝钉”的坚守,更是以数字科技推动社会进步的实践创新。
我们要深刻领会雷锋精神的“数字内涵”,以“干一行精一行”的工匠精神深耕专业技能,以“钻一行创一行”的创新意识突破技术边界,将“螺丝钉精神”升华为“数字工匠精神”。我们要在“吉林数字匠谷”的这片沃土上,让雷锋精神与数字科技深度融合,让每一次代码的编写、每一次技术的攻克都成为践行奉献的生动注脚。
二、构建数字赋能的新型志愿服务体系
今年学雷锋活动月,我们号召全体师生以数字思维重构志愿服务模式,打造“技术+温度”的公益新范式,技术赋能公益,点亮数字火炬。依托技术手段和专业优势,开展“数字公益行动”,用多媒体技术记录志愿服务足迹,让善行在云端永续传承。
打造特色鲜明的品牌矩阵,塑造文化育人新高地。围绕“数字工匠精神”内核,构建“一院一品”的学雷锋品牌集群。通过评选“雷锋式数字先锋”、创建“技术公益创新工坊”等举措,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范式。充分发挥数字媒体技术优势,运用虚拟形象、沉浸式互动、云端案例等载体,立体化呈现志愿服务成果,让善行善举转化为触手可及的文化符号,在校园中构建“技术向善、奉献光荣”的价值磁场。
以“吉林数字匠谷”为平台,走进社区、乡村、企业,开展智慧助老、数字素养培训、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帮扶等实践。通过“技术输出+需求对接”,让学雷锋活动成为产教融合的实践课堂,为吉林全面振兴贡献数字力量。
三、建立志愿服务长效机制,让奉献与成长同频共振
将学雷锋实践纳入“三全育人”体系,建立“课程浸润—项目实践—成果反哺”的全链条育人机制,推动志愿服务与课程思政同频共振,在今年,学校将实施三大长效举措:
积分赋能成长:推行“志愿服务积分制”,将志愿时长、公益成果纳入德育学分评价体系,实现“奉献值”与“成长值”的双向转化。
九大工程筑基:结合学校“党建引领、数字匠谷、文化铸魂”等九大育人工程,将雷锋精神融入课程思政、技能大赛、双创孵化全过程。
典型引领风尚:定期发布“校园公益影响力榜单”,重点打造“志愿服务模范团队”通过发掘身边的榜样,来带动更多的学生,让典型模范成为校园内的“顶流”。
老师们、同学们!站在职业教育改革与数字文明交汇的历史节点,我们既是雷锋精神的传承者,更是数字时代的开拓者。让我们以青春之名,书写时代篇章;以匠人之心,让技术闪耀人文的光芒。愿每一位长数科学子都能成为“数字星河”中那颗最亮的星,以向上向善的青春力量,书写属于长春数字科技职业学院的壮丽诗篇!
长春数字科技职业学院学生工作处
共青团长春数字科技职业学院委员会
2025年3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