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数字科技职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于2024年5月组建,马院作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核心阵地,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特别是关于高校思政课、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的重要指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入实施“大思政课”建设工程,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党建引领,践行“三全育人、五育并举”理念,立足高职人才培养定位,创新构建“理论讲授-情境体验-职业融入”三位一体课程体系,打造“四维驱动”育人模式(理论筑基、实践赋能、数字融合、职业引领),着力培育具有思想引领与实践能力的新时代技术技能人才。
学院已形成专兼职相结合、结构合理的高水平教师团队,教师团队屡获殊荣:我院仇老师在九台区第四届基层宣讲员“微宣讲”比赛中,以第一名的成绩被聘请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理论宣讲员,同时纳入宣传人才数据库;张老师在长春高校文明杯先进管理者比赛中,获吉林省优秀志愿者、全国民办高校优秀辅导员等称号;教师团队指导学生参加国家级竞赛屡创佳绩;科研领域成果丰硕,主持参与省级课题20余项,多篇论文获省级教学成果奖,在国家级、省级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获省级创新创业大赛奖项多项。
实践育人彰显学院特色,现建有红色教育实践基地,聘请杨靖宇将军后人马继志为我校特聘教授,传承红色文化和抗联精神;聘请人民大会堂特约画家赵明仁为我校特聘教授,引入《人民英雄杨靖宇百米长卷》主题画作落入我校,打造数字化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实现红色文化数字化传播,推动大中小思政一体化建设;聘请大国工匠、行业劳模及企业专家到校讲学,形成“红色导师+大国工匠+行业名家+企业导师”的复合型师资结构队伍。学院组建“青马讲师团”“企业思政导师”等特色教学团队。
在“思政+数字技术”交叉领域过程中,开发虚拟仿真思政课堂,构建数字化理论育人平台。通过VR重现历史场景、大数据分析学情、智慧平台辅助教学等手段,增强教学实效。同时深化产教融合,与企业共建“思政实践基地”,将工匠精神、职业道德融入课堂教学,形成“价值引领+技能培养”双螺旋育人机制。
学院将持续深化“大思政课”建设,依托数字化技术优势,构建“课堂-基地-网络”“三维”育人空间,打造具有数字高职特色的思政教育新高地,为培养德才兼备的数字时代工匠提供坚实思想保障,助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